找到相关内容164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静波法师:维摩诘经讲义六-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

    色心二法,缘起性空而无所得,如是无所受,无攀缘的心与外尘境。   【经文】又此法者,各不相知,起时不言我起,灭时不言我灭。   进一步说,众缘和合的法,没有自性,平等无差别,无能无所,即是各不...除法,为断病本而教导之。何谓病本?谓有攀缘,从有攀缘,则为病本。何所攀缘?谓之三界。云何断攀缘?以无所得,若无所得,则无攀缘。   【经文意思是】有病菩萨应当去除对所现境执著的错误观念,如红色眼镜中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维摩诘经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9012019601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2)

    深禅定,需大喜舍慈悲。若以身命布施十方,得身心广大如虚空,得世间真实禅定,得无上般若智慧,得身心真实无碍,得六大神通具足。您认为?  答:有生命并不代表就是处在无明中,只要不处在攀缘中,自心则常清净。一切的染净与无明皆为攀缘而来,攀缘而生之心非本心,不攀缘则无所住,无所执而生之心是为本心。本心本来无无明,故亦无无明可尽。   4、问:不知要证本心,阿赖耶识是否要清净否?清净的阿赖耶识与本心有何关系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656671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佛说无量寿经讲记(十八)

    。这个推而广之,心上攀缘的相非常的细。你心里时时都会产生这种错乱。我说有,你就会执著那是个有;我说无,你又会执著那是个无;我说亦有亦无,你又会执著那是亦有亦无;我说什么,你会执著什么。我说佛,你会执著...”,你又认为真的一个“非有非无”。这样的话,攀缘的心一直歇不下来。我说一个“佛”,你又著在“佛”上面。如果是这样回答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佛说无量寿经讲记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04741325701.html
  • 论《宗镜录》以一心为宗的理论旨趣

     其念,忽起即是无始。如晴劳花现,睡熟梦生,本无元起之  由,非由定生之处,皆自妄念,非他外缘。从此成微细业识,  则起转识,转作能心,后起现识,现外境界,一切众生,同此  业转现等三识,起内外攀缘,...精元,本自圆明,亦随染不觉,不守自性故。  延寿指出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在于妄心,妄心是对自性清净的迷覆,丧失了自性清净的功能,将虚妄执著为真实,不断地进行攀缘,从而陷入无始无终的轮回中,这是现实众生的...

    杨 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1865738.html
  • 侧闻散记第四集(1)

    虚妄嘛!一切都是虚妄的,你知道了吗?你心不安就是虚妄嘛!我问你,你  的心在那里?如果心有所在,那是定法,定法即非无上菩提,你随著攀缘心走  嘛!   我讲一个道理,凡是很多条件构成的一定没有自性,没有.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0  常住真心与攀缘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0   二、明心见性   见性   问:如何用功才能见自己的本性?   答:诚心。诚心有三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450566.html
  •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——以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为中心

    状态下的念佛,我们凡夫的执迷不觉,主要是由于各种贪嗔痴等烦恼所至,念念攀缘一切尘境,流浪生死,无有出期,如果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,则此心当下觉悟,所谓“一念觉即是佛,一念迷即是凡夫”。因此,道信禅师提出了“觉观心念佛”,他说:“倂除三毒(即贪嗔痴)心、攀缘心,觉观心念佛,心心相续,忽然澄寂,更无所缘念”。   这里念佛的前提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641646.html
  • 园瑛大师与禅学

      圆瑛大师认为,古今很多修行人用攀缘心,缘所缘境,厌妄趋真,错乱悠产。妄以四大和合 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由心相。这个身心如空中花,生无来处,刹那却灭,灭无去处,如 妃如化。依攀缘心起亻,就产生这样的恶果:凡夫起于贪着,攀缘于三界六尘的缘,或生天 道、或魔眷属,都是分段生死根本。二乘起于厌恶,攀缘真谛涅 ,灭身泯智,堕无为坑, 皆由不知楞严大定,菩萨双舍二边,攀缘但中理性,则为变易生死根本。...

    蔡惠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950040.html
  • 念佛之真心与妄心辩

    动来去之昏扰扰相,体自如如。只因心能随染净诸缘故,导致六根攀缘六尘境界而起见闻尝嗅觉知之功能力用,但其本性亦未尝有所变动。此不变之体性,即是我人所具之本有功德力。欲会此体,则须北斗南面观。这势必要求...虽则终日攀缘,而其本体终日不变。故此我人现前一念,既不落过去现在未来三时,亦不在内外中间诸处;既非青黄赤白,亦非长短方圆。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;具造百界千如不可其有。要知六根攀缘六尘等种种随缘功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5950712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的真义与达摩禅法的修证境界

    说法离四句(一异、俱不俱、有无非有非无、常无常)。  佛陀从禅法实修的角度,告诉大慧菩萨如何来区分四种禅(愚夫所行禅、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):  云何愚夫所行禅?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,观人无我性...无我妄想,如实处不生妄想,是名攀缘如禅。云何如来禅?谓入如来地,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,成办众生不思议事,是名如来禅。  接下来,佛陀进一步解说一切法如幻,无自性。利用阿赖耶识缘起性空,阐明真妄的因缘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863273.html
  • 书法与佛法之关系

    ,获得净智。这段话,更加应是我们学习书法者所应深切体会的。  再者, 上惟下觉大和尚又在“修行的心路历程”中昭示:要用“九住心”做为修习禅定时九种摄心的修习过程。第一是“内住”的心;亦就是不使本心攀缘六尘诸境,时时以“提念”、“照念”等方法将之收摄。其次是“续住”的心;亦就是把心安定下来,继续精进用功。第三是“安住”的心;也就是六根不与外界攀缘,使心境安稳而有定力。第四是“近住”的心;即是把“定住...

    刘太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0545607.html